基金二季度持仓出炉后,又看到有不少人在嘲笑张坤,甚至干脆听到一些人说,张坤菜得要死,早就过时了,不知道现在基金净值还剩下多少。
不过,就我个人观点而言,张坤二季度的主要布局还是可圈可点的:
1、传统消费领域,继续聚焦四大白酒——茅台、五粮液、老窖、汾酒,持续减仓洋河。茅台、五粮液、老窖、汾酒四只白酒的合计持仓已超基金净值比例的30%。
好生意好价格,就是现在白酒最显著的特征,高手例如段永平、唐朝、张坤都在加,而反对白酒的大V,恰恰都是一些从来没有证明过自己的人。
持续减仓洋河,说明张坤也不是一味盲目看好白酒,从中也是有选择性的,更倾向于比较效应下竞争力更强的优质酒企。
2、科技领域,对互联网进一步进行了优化配置。减持腾讯,主要因为股价的持续上涨,触及了10%的仓位限制,所以不得不进行了被动减仓。但是增持了阿里巴巴、携程,新进京东健康,显然对互联网的生意模式仍持高度看好的态度。
3、其他方面,增持了顺丰控股,减仓了招商银行,继续以中国海洋石油作为防守性持仓。
从上述布局看,消费+科技仍然属于主线,兼顾一些防御性品种,算得上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搭配,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他的持仓股票总体估值并不贵。
很多人买基金总是不明白一个道理,当一名基金经理炙手可热的时候,他的持仓股票一定因为上涨恰好处于高位,这个时候去追,大概率结局只能是高位站岗,就好比大家过去迷信张坤。相反,他处于低潮的时候,反而很可能拿了许多正好处于低位的票。
这其实就是许多人买基金,把钱交给专业人员打理,依然会亏钱的原由所在,说白了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追涨杀跌而已。
不要觉得基金应该为你负责,因为基金有最低仓位限制,即使现在高高再上、明天会崩盘,也必须保持60%的仓位。它一直会摆在那里,但是选择权在于你自己。
从本质上讲,投资基金实际上也是在投资股票,除了了解基金经理的风格之外,你同样要分得清当前市场的温度是否适合投资,基金持仓股票的价格是否合理,并不比买股票轻松多少。
只不过它的认知框架要相对粗旷些,你不需要熟知年报,对每个企业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。但是必要的股市基本常识,以及对一些股票的大概认知还是要具备。完全不想学习,靠人云亦云瞎买、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,想靠基金赚钱,起码一定要学会择时。
从持仓看,张坤基本上还是能做到言行一致,并不像某些说一套、做一套的基金经理那样,说变就变,与他反复强调的坚持“商业模式出色、行业格局清晰、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”的理念还是相符的。
坦率讲,能够不随大流,与市场唱反调的基金经理非常难得,如果坚持“好生意都是短期内不容易产生变化”的特性,也注定了持仓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。如果持仓频繁变化,为了回本,风格漂移,追热点,那不叫睿智、会变通,而是在随大流迎合市场,反而需要引起警惕。
上一篇:华为打响价格战, 华为mate 60 pro突降2020元, 花粉终于等到了
下一篇:没有了